王瀚醌,山東濱州人氏。未出世前,母感異夢,于產房見四古衣女子,手奉嬰孩欲進,有頃,醌即降生。
東林助念 2017年06月03日
普老和尚,俗姓鄭,浙江常山人。幼時,父母雙亡,寄食于叔父家,賴苦力過活,度日艱難。成年,蒙一親眷引入佛門,后于常山住一小廟欲求出家
東林助念 2017年06月02日
獨上山頂經行,山道幽幽依然。路上葉影斑駁離離,莫非子之銀鈴灑落,未曾拾?獨驗咖啡苦味,心憂傷,卻疑子在對面笑,笑破夢幻泡影
東林助念 2016年08月17日
生從何來,死往何去?當我們在人生的舞臺上謝幕時,內心是否也滿懷著安詳與踏實的感受呢?如果是的話,可以肯定,您已盡心盡力地演出了一部“
省庵大師《勸修凈土詩》有言:“苦海深沉但求出,莫愁佛不駕慈航。”可見信愿持名,求佛接引,就是離苦的良方。
人生百年,誰能不死?臨終前的最后一段路程,決定著一個人最后的生命質量。涂崇英是一個幸運的老人,幸有兒媳盡孝,為其生死大事而作考慮,幫
大部分人都認為人死如燈滅,不能真正接受神識的存在,他們更不會相信,亡靈和人一樣,也會感到痛苦,甚至會加倍地痛苦。
如果能全身心地歸命佛陀,來生一定會有個好的去處。然而,人世間的紛繁總讓我們牽心掛腸,不忍舍離,或許干凈利落的苦,在最后一滴苦水枯竭的
獨上山頂經行,山道幽幽依然。路上葉影斑駁離離,莫非子之銀鈴灑落,未曾拾?獨驗咖啡苦味,心憂傷,卻疑子在對面笑,笑破夢幻泡影,苦咖轉瓊
東林助念 2016年01月31日